近年来,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,政策支持与市场布局的双重推动成为核心驱动力。
2024年2月,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18项新政,从国际化经营能力、物流体系、金融支持、贸易环境优化等方面系统性支持新能源汽车出口。
2024年5月,国务院提出“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”,并支持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,为国内产能释放与出口腾出空间。同时,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进一步激活下沉市场,间接提升车企全球化竞争力。
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“人工智能+”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,将新能源汽车、锂电池、光伏列为“新三样”,通过技术升级巩固国际优势。
支持性政策
泰国:计划到2030年生产72.5万辆电动汽车,占总产量的30%,提供现金补贴(7-15万泰铢)、消费税减免(8%降至2%)、关税减免等优惠,并规划充电桩建设。
印度尼西亚:目标2050年电动汽车采用率达80%,本地制造率90%,对本地组装电动车免征关税,企业所得税减免最高20年。
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菲律宾:推出税收减免、道路税率降低(新加坡降低40%)、充电站建设补贴等政策,吸引中国车企投资建厂。
澳大利亚:对电动车提供联邦燃油税减免(FBT)和注册税优惠(约5000新元),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奖励,并计划2035年禁售燃油车。
沙特、阿联酋:通过高性价比车型需求推动进口,未设置显著贸易壁垒。
墨西哥:2024年对中国电动车进口税降至零(后因保护主义恢复征税),但短期仍具市场潜力。
限制性政策
欧盟
反补贴调查与高关税:2024年7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7.8%-45.3%反补贴税,叠加原有10%关税,综合税率高达55.3%。
碳边界调整机制(CBAM):对进口电池和电动车征收碳排放税,每车增加350-750欧元成本。
新电池法:要求动力电池满足碳足迹、回收率等严格标准,增加技术合规成本。
《净零工业法案》:要求2030年40%清洁能源技术在欧盟本土生产,限制中国供应链参与。
美国
《通胀削减法案》:将电动车补贴与电池关键原料(如锂、钴)来源挂钩,若为中国企业生产则无法享受补贴,2024年关税从25%升至100%。
《美墨加协定》:要求北美产汽车75%部件本地化以享受零关税,间接限制中国车企通过墨西哥迂回出口。
巴西
2024年恢复对进口电动车征收关税(从零增至10%,2026年达35%),以保护本土汽车产业。
俄罗斯
2025年因俄乌局势和进口规则调整,中国电动车出口量同比下滑49%,政策稳定性风险上升。
1
2025年1-2月
新能源乘用车进出口情况
2025年1-2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数量较往年同期下降13.8%,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总量的79.5%,混动汽车占比总量的20.5%,
进口数量较往年同期下降75.7%,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总量的16.9%,混动汽车占比总量的83.1%。
2
2019年-2025年
新能源乘用车进口情况
2019年中国进口新能源汽车激增主要因特斯拉突起热销,插混车型增速超预期及政策调整驱动。
2024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进口额达到27.58亿美元,同比下降42.3%,进口量6.37万辆,同比下降23.9%,进口均价4.33万美元/辆,同比下降24.1%。
2025年1-2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进口额达到1.58亿美元,较往年同期下降74.9%,进口量3214辆,较往年同期下降75.7%,进口均价4.91万美元/辆,同比增长3.2%。
3
2019年-2025年
新能源乘用车出口情况
由图所示,近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呈现上升放缓状态,2025年有回落趋势。
2024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额达到361.2亿美元,同比增长0.1%,出口量188.06万辆,同比增长16.0%,出口均价1.92万美元/辆,同比下降13.7%。
2025年1-2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额达到46.91亿美元,较往年同期下降17.4%,出口量23.25万辆,较往年同期下降13.8%,出口均价2.02万美元/辆,同比下降4.2%。
4
2025年1-2月
主要进口贸易地金额及数量展示
2025年1-2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进口量排名前三的贸易地为日本进口量2246辆,同比下降56.6%,进口额7896.38万美元,同比下降46.4%,德国进口量327辆,同比下降82.8%,进口额2721.43万美元,同比下降77.8%,美国进口量320辆,同比下降88.4%,进口额2430.52万美元,同比下降87.0%。
5
2025年1-2月
主要出口贸易地金额及数量展示
2025年1-2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排名前三的贸易地为比利时出口量2.83万辆,同比下降29.6%,出口额6.56亿美元,同比下降41.1%,阿联酋出口量2.17万辆,同比增长59.0%,出口额3.63亿美元,同比增长45.3%,英国出口量1.65万辆,同比下降36.1%,出口额4.19亿美元,同比下降48.9。
6
2025年1-2月
主要进口收货地金额及数量分析
2025年1-2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进口额排名前三的收货地为北京市进口额1.01亿美元,同比下降71.9%,进口量2554辆,同比下降68.3%,上海市进口额0.43亿美元,同比降低78.1%,进口量504辆,同比下降88.1%,天津市进口额0.11亿美元,同比下降73.5%,进口量113辆,同比下降75.1%。
7
2025年1-2月
主要出口发货地金额及数量分析
2025年1-2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额排名前三的发货地为上海市出口额13.73亿美元,同比下降45.6%,出口量5.63万辆,同比下降33.4%,广东省出口额7.66亿美元,同比增长112.2%,出口量3.29万辆,同比增长78.1%,江苏省出口额7.13亿美元,同比增长96.8%,出口量3.3万辆,同比增长27.9%。